2022年市场展望

聚焦亚洲下一阶段增长动力

在中国开启新的增长模式时,亚洲其他地区预计将以不同速度从疫情导致的中断中复苏。全球需求回升有助于减轻疫情对亚洲的经济影响。尽管如此,新冠疫情已经改变了亚洲经济体的发展动态。许多经济体被迫迅速适应和创新,以求确保经济韧性,适应新的环境,由此出现的新的增长动力,或将推动亚洲下一阶段的扩张。

新冠疫情反复和封锁措施已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尽管如此,2022年和2023年亚洲经济预计将迎来全球最高的增长。同时,通胀依然温和,亚洲多数央行或将继续静观其变,以支持正在进行中的经济复苏。在此背景下,我们密切关注推动新投资、重塑亚洲增长动力的以下三大领域。

数字化经济转型

这场疫情使线上经济的的重要性显露无遗,并加快了电子商务、银行、教育、医疗保健、物流和数据中心等几乎所有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数字化也提高了印度等国的生产力水平。印度在过去五年新增了4亿多互联网用户。

为提升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亚洲各国纷纷公布新的增长蓝图。印度尼西亚公布《印度尼西亚数字路线图2021-2024》。泰国正在实施工业4.0转型,将经济增长动力从重工业转向创新,并以税收优惠推动对区块链、云计算及信息科技安全的投资。

马来西亚已经为2025年前的数字投资编制了700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050亿元)的预算,而新加坡正在为信息通信科技采购分配更多资源。与亚洲其他国家一样,日本也在优先考虑数字投资;2021年9月,由日本政府创设的数字厅(Digital Agency)启动,以求推进公共部门的科技应用。

伴随数字化转型的发生,职场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新的数字平台纷纷涌现,以迎合许多人因疫情而失业,零工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这些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按需雇佣员工以保持低成本运营,同时也为零工提供了工作机会。马来西亚已将零工经济确定为潜在的新增长点,并将其纳入第12个马来西亚计划(2021-2025)。

尽管如此,数字化进程加快也加剧了数字鸿沟扩大的风险。缺少使用互联网和智能工具的机会限制了弱势群体获得优质教育、医疗服务、就业及其他福利的机会。因此,如何以平等包容的方式发展数字经济将是一项挑战。

数字行业对亚洲GDP的贡献大幅提升

2022-market-outlook-digital-sectors-impact-on-asian-gdp-to-rise-significantly

制造能力升级

制造业主导的出口活动将继续引领亚洲的经济复苏。从这场疫情中吸取的教训之一是,制造企业需要分散直接投资,打造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供应链。亚洲制造企业正在利用数字科技提高产出和效率。

有利的政策环境、结构性改革及全球化企业寻求供应链多元化的趋势已经推动印度许多行业加快出口复苏步伐、提高产能利用率。在越南,供应链多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出口驱动的电子行业。

为推动新的投资,东盟正在精简负面投资清单,提升经商便利性,实施减税,为经济特区/工业园区提供财政激励,并增加基建支出。印度尼西亚出台《创造就业综合法》是培育更好的商业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创造更灵活的劳工市场的重要步骤。

泰国正在发展东部经济走廊,将其作为工业重地,吸引对智能电子及机器人的投资。整个地区的贸易及经济伙伴关系正在进一步加强,从而促使其与全球贸易和供应链进一步融合。

转向可持续投资

这场疫情还迫使亚洲各国政府关注环境、社会及治理 (ESG)议题,从而推动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等新型行业的发展。例如,印度尼西亚一直尝试利用丰富的金属储备发展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电池等下游行业,并有可能成为全球电池行业的主要参与者。

马来西亚因疫情停滞的可再生能源行业正在逐步复苏。马来西亚政府启动价值40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合人民币60亿元)的1吉瓦太阳能招标。马来西亚规模最大的几家融资机构正在逐步减碳,而伊斯兰教法投资正在迅速纳入ESG原则。最近推出的符合伊斯兰教教法的社会责任指数(FTSE4Good Bursa Malaysia Shariah Index)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便于满足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及符合伊斯兰教教法的投资需求。

新加坡正在向新创立的海岸及洪水防护基金投入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韩国的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已经促使各家企业宣布在2030年之前推出价值4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00亿元)以上的投资计划。此外,日本政府也日益关注国内经济的减碳问题。多家日本公司已经开始制定具体的减碳目标。推动实现绿色社会或将提高日本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投资影响

尽管亚洲国家的前景仍喜忧参半,但在公司发展上却有积极迹象。亚洲超过三分之二的公司在2021年第三季度意外录得正面盈利。随着该地区逐步复苏,预计盈利将持续上升。此外,基于上述增长动力,多个行业或将受益于企业和公共部门的投资增加。

目前,我们认为下述行业盈利或将出现上升,从而产生可持续的可观股息:

银行业将受益于上述领域新投资的贷款需求增多。抗疫准备金和资本充足的银行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并且已经看到贷款总量正在上升,而存款成本仍然很低。在经济确定性较高的辖区(GDP稳步复苏、较高的楼价、强大的劳动力市场等)内经营的银行应可通过特殊股息或回购来降低资本比率。

科技投资将继续保持强劲,更加集中于金融科技、健康科技及教育科技。我们认为半导体、软件、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领域有良好的投资潜力。例如,电动汽车和云计算需要高功率半导体和元器件。我们看到半导体行业提供很高的股息收益率,尤其在中国台湾。在可持续投资方面,我们认为若干电动汽车公司及其部分上游供应商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最后,由于各个国家和企业都在寻求更好的供应链安全性,因此,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逆全球化或供应链区域化,小盘股有可能从回流和本地化中受益。此外,估值背景也利好小盘股。

撰稿人:

Bryan Yeong,瀚亚投资新加坡投资组合经理
Dean Cashman,瀚亚投资新加坡日本股票投资总监
Doreen Choo,瀚亚投资马来西亚投资总监
John Tsai,瀚亚投资新加坡成长股投资总监
Liew Kong Qian,瀚亚投资印度尼西亚投资总监
Ngo The Trieu,瀚亚投资越南首席执行官
Yingyong Chiaravutthi,瀚亚投资泰国首席投资官

本文由瀚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瀚亚投资上海”)编制,仅供资料参考。未经事先书面同意,不得翻印、刊发、传阅、复制或分派本文全部或部分予其它任何人士。本文并 构成任何证券之认购、买入或沽售的要约或建议,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服务。
虽然本文提供的资料均来自瀚亚投资上海认为可靠的来源资料,或以此等来源为根据,但瀚亚投资上海不能亦不会就任何资料或数 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会对任何资料的适用性或对谨慎责任作出明示或暗示保证。本文所载任何意见或估算资料可能作出变更,恕不另行通告。
本文所载资料,若不能在个别司法管辖区或国家合法派发予该司法管辖区或国家的任何人士或实体或供该等人士或实体合法使用,或导致瀚亚投资上海或其控股公司、附属公司、关联公司、关联人士须遵从该司法管辖区或国家的任何监管要求,则应视为不拟将本文相关资料派发予该等人士或实体或供其使用。任何人士或实体意欲回应或依赖本文所载资料,则该人士或实体应当自行查明其不受任何本地要求限制或禁止其不能如此行事。
本文所载资料及任何意见并未就任何人士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殊需要作出考虑;因此,亦不会就任何收件人士或任何类别人士,基于本文资料或估算意见所引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作出任何担保或赔偿。本文无意披露或讨论任何证券或产品或其所有风险及其他重要资料。过往表现,对经济、证券市场或市场经济走势的预测、推断、或估算,未必代表任何瀚亚投资上海或瀚亚投资 基金将来或有可能达到的表现。投资的价值及其收益,可跌亦可升。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或无法取回最初投资之金额。
瀚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为英国保诚集团(Prudential plc)的全资附属公司。 瀚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和Prudential plc均与一家主要在美国营运的Prudential Financial, Inc.或在一家在英国注册的M&G plc的子公司Prudential Assurance Company并无任何关连。本文并未经任何监管当局审阅。